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盛南锦忍不住向床边的窦姨娘看去。
窦姨娘福至心灵,冲她微微一笑,示意不必担心。
盛南锦稍稍松了口气,向盛时真诚地道,“事发突然,权衡利弊之下只得做了这样的安排,父亲体恤女儿不加以责怪,我今后做事却不敢再冒失莽撞了,一定和您商量后再决定。”
盛时本就没生气,听她这样说心里更加的舒服,笑着道,“这不算什么大事,你无须自责。季家在句容县做了多少好事,盛家也受惠良多,如今正好借着这几万两银子,把这人情还上。至于说账面上的银子,我自有办法补上。”
窦姨娘在一旁帮着盛南锦说话,“还是老爷明白。银子有数能查,人情却是不好还的,季家遇到灾祸旁人见死不救,咱们盛家雪中送炭,往后季家的后人也会记着盛家的恩情。”
盛时连连点头,很是赞成她的话。
盛南锦见气氛正好,说起了和黄昕商谈在京城开铺子的事情。
盛时又惊又喜,“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
可惊喜过后,又忍不住一阵讪然。自己一辈子都没有达成的目标,居然被女儿轻而易举地做到了,让他这位老父亲的颜面如何过意得去?
盛南锦轻声道,“也是凑巧。”接着便把黄昕目前面临的困境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末了道,“面上是黄公公在帮盛家的忙,内里却是互为依托,谁也离不开谁。”
盛时道,“妙极!京城乃一国之首,要是盛家的布匹生意在北方能站住脚,起码十几年不用再为生计犯愁了。”
盛南锦顺势提到了准备将铺面交给盛六爷打理的事情。
盛时一愣,“这么大的事,该由咱们自己家的人去办啊,家里又不是没有合适的掌柜。”
他觉得女儿此举并不怎么妥当。
盛南锦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家里为了过继的事和宗族闹得有些凶,可我心里明白,您是最在意宗族礼法的人,若非迫不得已,绝不会和宗族翻脸。这是与宗族化干戈为玉帛的良机,因此女儿没有和您商量,就擅自拿了主意。不过您放心,不论用哪边的掌柜,收益终归还是咱们拿大头。”
盛时恍然大悟,笑着道,“你这是准备让盛六爷和盛八爷给你卖命打工,也向宗族传递个消息,只有跟着盛家才能过好日子。”
如此一来,宗族的人谁敢起刺?
盛时感叹道,“你这手腕和魄力,要是个男子,家里还有什么可愁的?”
窦姨娘在一旁道,“老爷又说玩笑了,大小姐虽是女子,可也没让您犯愁啊!这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哪件不是办得漂漂亮亮?”
盛时道,“那你回头让盛老六到家里来一趟,我还有些话要单独叮嘱他。”
盛南锦道,“那是自然,就是盛六爷相中的掌柜,也得您看后觉得满意了才能定下。”
万事都没有绕过自己,盛时很是高兴。
他又关心了几句惠仲文和赵氏的身体,可任谁都能听得出来,他不过是顾及颜面随口问两声罢了。
盛南锦一一回答,表现得相当谦恭。
窦姨娘道,“老爷,咱们都知道大小姐回来您心里高兴,但颠簸了一路,您还是让两个孩子回房歇歇,有什么话明儿再问。”
该说的也说得差不多了,盛时点了点头,“你们下去吧。”
盛南锦却没有急着动,而是对盛南绒道,“因路上赶得急,你我不少东西都装在了一个箱笼里,你去帮陈六儿媳妇分一分,我随后就过去。”
盛南绒猜到长姐是要说彭家的事,她红着脸飞快出了门。
果然等她走后,盛南锦提起了彭家看中盛南绒的事。
盛时有些意外,窦姨娘却一脸惊喜,嘴角的笑意压也压不下去。
包姨娘最懂看人脸色,见状立刻屈膝道,“恭喜老爷,恭喜窦姨娘,咱们家四小姐的婚事也要落定了。”
盛时问起了彭家的具体情况。
盛南锦如实说起,盛时一边听一边点头,显得很是满意,窦姨娘更是急不可耐,恨不得立刻就将婚事拍板定下来。
不但在京城有宅子,十九岁便有了官身,又有叔叔提携……这样的条件,打着灯笼也难找。
盛时问道,“听着倒是不错,你可打听仔细了?”
盛南锦道,“彭老爷和我舅舅是同窗,都是卓先生的学生,两人年轻的时候就相识,也算是知根知底的关系了。”
盛时道,“男方也相看过了?绒姐儿自己怎么说?”
盛南锦笑着道,“在大国寺见了一面,绒姐儿内敛不肯说,都依您和姨娘的意思。”
那自然就是看中了。
窦姨娘恨不得立刻跑去菩萨面前烧几炷香。
女儿的婚事可是压在她心口的大石头。
以盛南绒的出身,要是这桩婚事能成,看的可都是盛南锦、惠仲文的面子。
窦姨娘看盛南锦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盛时叫了声窦姨娘,道,“你觉得怎样?”
窦姨娘觉得哪里都好。
可当着盛时的面,她还是故作沉稳地道,“我都听老爷的意思。”
盛时如今最在意地位,谁要是绕过他做了什么事儿,他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要不痛快。
果然,盛时闻声笑了笑,“既然如此,就给京城送个消息,尽早把婚事定下来吧。至于说绒姐儿的嫁妆,比纱姐儿再添三成吧,银子从我这里出。”
窦姨娘笑得嘴都合不上了。
这些年她一直让娘家兄弟帮着放银子,里外里也赚了不少,哪怕盛时不添,她也有办法给女儿做面子。但盛时大张旗鼓的下令意义又不一样,也能体现出他这个做父亲的心疼女儿。
窦姨娘满心欢喜地道,“多谢老爷,回头我让绒姐儿来给您磕头。”
盛时没放在心上。
他虽然不喜欢女儿,但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如今女儿高嫁,他也是发自肺腑地高兴。
盛南锦把该交代的都交代完,这才起身告辞。
窦姨娘亲自送她回澄碧堂。
出了盛时的院子,窦姨娘便郑重其事地向盛南锦道谢,“多亏了大小姐,绒姐儿才能有这样的好姻缘,为此我一辈子感激您,以后家里家外您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再也不会有二心了。”
盛南锦轻笑着道,“姨娘见外了,绒姐儿也是我的妹妹,她嫁得好,我心里也为她高兴。对了,我走的这些日子,家里可有什么事情?”
窦姨娘道,“家里统共就这几口人,老爷病倒之后来往的人就更少了,能有什么事儿?只一件,三小姐从沈家跑了回来,也没有到家里,直接去田庄找卫姨娘了。我看老爷的意思,也是当不知道。”
好好地过着日子,怎么会突然回娘家呢?
盛南锦不解地道,“是卫姨娘身子不好吗?”
窦姨娘摇了摇头,“不是。听说表少爷纳了妾室,一个月前妾室诊出了喜脉,表少爷和姑太太高兴得什么似的。三小姐觉得受到了怠慢,于是便跑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