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61章运筹帷幄,全新布局
「我准备今年成立珠江科技有限公司,进军个人电脑和手机市场。」
既然国内的大政策要有一些显着的变化,江辉觉得自己的节奏可以搞的快一点了。
成立珠江科技,以后生产珠江电脑和珠江手机,完全走民营企业的发展路线,不需要按照外资企业来发展。
这样子比较有利于今后在国内拓展业务。
至于为什麽取这个名字,其实也很简单。
朱玲的朱和江辉的江,谐音一下结合深城旁边的珠江出海口,乾脆就叫做珠江科技得了。
反正只是一个名字,只要你的产品足够牛掰,以后会有无数大儒为你辩经。
说你的这个名字有多麽的好,含义多麽的深刻,多麽的有意义。
如果到时候产品垃圾的一塌糊涂,那麽不管你是苹果电脑还是华威电脑,都会被骂。
「个人电脑和手机?」
朱建生颇为意外的看着江辉。
从汽车到电脑丶手机,这个跨度显然是有点大的。
机械电子工业部下属的工厂里头,现在也有相关的一些厂家,朱建生对这两个行业都是有所了解的。
在他看来,电脑也好,手机也好,对于华夏百姓来说,是比汽车还更加遥远的东西。
不过他知道江辉要重点发展这两个领域,一定是有很重要的理由的。
「是的,我觉得未来电脑和手机市场,将会是非常巨大的一个市场。」
「以后这些产品跟汽车一样,会成为家家户户都有的东西。」
「美利坚在过去十年的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其实就是因为电脑市场快速发展带来的。」
「我们国内现在就只有长城计算机在生产销售个人电脑,但是销量跟联想代理的国外计算机品牌完全是没有办法比的。」
「这个局面,我觉得需要去改变。」
电脑行业和手机行业的情况,江辉其实之前就有关注。
像是长城计算机,就是设立在深城。
只不过因为销量很有限,关键的零件都从国外进口,所以知名度还不是很高。
反倒是联想这个依靠代理国外计算机产品等业务的企业,占据了国内大部分的个人电脑市场。
没错,这个时期的联想,还没有开始生产自己的电脑。
它们旗下销售的所有电脑,都是代理国外的IBM丶苹果丶康博等品牌。
「电脑这几年的发展确实是非常的快,各方面的性能变化也很快。」
「科学院那边不少的研究机构,都开始大量的采购。」
「你想要进入到这个市场,我倒是能够理解。」
「但是你们在这方面没有任何的技术积累,贸然进入,能够搞出名堂出来吗?」
虽然宝马汽车集团是华夏最大的汽车企业,但是汽车是汽车,电脑是电脑。
朱建生显然还是有点担心珠江科技到时候发展的很不好。
「岭南半导体今年就要给英特尔代理生产80286电脑CPU,今后还会进一步的拓展更多的代工业务。」
「可以说我们跟英特尔的关系,比长城计算机是要更好的。」
「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拿到更低价格的CPU,提升我们电脑的竞争力。」
「至于电脑上使用的其他晶片,将来我打算让岭南半导体自己来生产。」
「这样子可以进一步的提升竞争力。」
「假以时日,CPU这种关键的晶片,我们也会考虑让岭南半导体去设计生产。」
「不过这肯定是需要一段时间。」
在江辉看来,要发展计算机行业,最关键的就是各种半导体元器件的生产和供应了。
只要搞定了这方面的东西,剩下的问题就不是那麽大。
滑鼠丶键盘丶机箱之类的东西,还能搞不定?
也就是笔记本电脑上的主板和屏幕,可能还要好好的看看是找配套厂合作,还是自己去研发。
至于桌上型电脑,难度更低,江辉觉得问题不大。
「你们给英特尔代工CPU,然后自己又进军电脑生产,英特尔会不会有什麽想法?」
朱建生问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在商言商,肯定是没有哪个商家愿意支持自己竞争对手的发展。
英特尔自己不生产电脑,但是岭南半导体有自己的晶片设计和生产部门。
现在珠江科技又开始进军电脑领域,朱建生觉得英特尔应该会担心岭南半导体今后也去生产电脑CPU。
「我觉得短时间内这个顾虑是没有必要的。」
「一方面珠江科技在股份上面会跟岭南半导体进行切割,尽可能的让人相信它们是两家独立的公司。」
「现阶段珠江科技还非常的弱小,根本就不足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力。」
「另外一方面,就算是英特尔到时候有意见,岭南半导体也完全可以跟英特尔签署一个协议,承诺在未来五年内不进军电脑CPU。」
「反正只要想办法解除英特尔的顾虑就行了。」
现阶段的英特尔,绝对是非常骄傲的。
除了AMD等少数晶片企业能够引起它们的重视,其他的企业它们是看都不一定愿意多看一眼。
「你这些方法行不行得通,还得后面看看效果才行。」
「不过你既然认为计算机市场很有前途,我自然是支持的。」
「毕竟这也算是高科技产业,上级也是希望我们的民营企业在这方面也能有一定的建树。」
朱建生没有太过纠结,毕竟事情都还没有开始,没有必要太过于去打击江辉的积极性。
「现在国内的电脑销量去年一年也不到10万台,但是美利坚那边去年单单是IBM就卖了几百万台的个人电脑了。」
「将来伴随着电脑性能的不断提升和价格的不断下降,电脑市场的规模会变得越来越大。」
「以后也许我们国内的电脑销量,一个月就能达到几百万台,一年几千万台的规模。」
「如果按照一台电脑1万元的销售额估算,那就是一年几千亿销售额的巨大生意。」
「这足够让珠江科技成为跟宝马汽车集团一样的巨无霸。」
江辉觉得朱建生还是没有充分的意识到计算机行业的巨大影响力。
在许多人的眼中,这东西还是属于高端设备的范畴,跟个人没有特别大的关系。
毕竟现在华夏的电脑消费,99%都是机关单位和科研院所采购的。
个人几乎很少有人去买。
但是在后世,个人电脑才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市场。
从九十年代一直到三十多年以后,个人电脑的市场都还是不容忽视。
只要做好了,这是可以吃三十年的大生意。
「这麽夸张?」
听江辉说到几千万台的电脑销量,朱建生大吃一惊。
任何产品的规模,如果达到几千万,那都是非常吓人的。
何况是电脑这种高科技产品。
「爸,在半导体行业,有个摩尔定律的说法。」
「过去十年的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情况,基本上都是遵循这个规律在发展。」
「今后十几年,我觉得摩尔定律在半导体行业乃至计算机行业,也是会持续的影响下去。」
「这就意味着再过十年,个人电脑的性能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价格却是会不断的下降。」
「与此同时,我们国内百姓的收入水平会不断的上升,个人电脑的价格将变得越来越亲民。」
「不至于让人觉得高不可攀。」
江辉简单的说明了一下自己对个人电脑的发展前景的判断。
这都是有历史数据来证明的事情,说明江辉说的时候,绝对是底气十足。
「我觉得机械电子工业部下属的一些工厂和研究所可以考虑在电脑相关领域进行布局。」
「比如研发生产滑鼠丶键盘丶电源丶主板等各种配件。」
「只要做好了,完全可以让一家工厂成为行业内的巨头。」
老丈人现在负责难免多的工厂,江辉也不介意提供一些思路。
反正那麽多的配件,珠江科技不可能全部自己去搞。
那样子不见得就是成本最优的一个方案。
从某种角度上考虑,珠江科技可以跟后世的苹果学习,主要把核心的晶片设计等关键的东西把握在手中。
其他的零件就看情况来定了。
集团内有厂家可以生产,那就扶持一把。
没有厂家生产,行业内的选择又很多的,那就从外面采购。
比如滑鼠和键盘这些,完全可以选择从外面采购的。
「你这个想法,我会安排人专门去落实。」
「不过你刚刚还提到了手机,这也是跟电脑一样,将来的规模很大吗?」
在固定电话都还没有普及的1989年,江辉想要大规模的去生产手机,朱建生肯定是有疑问的。
毕竟在他看来,现阶段应该要先考虑进军固定电话的生产,这才是比较靠谱的选择。
「是的,手机的前途不会比电脑差到哪里去。」
「甚至以后手机的销量会比电脑更高。」
「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不管是老人还是上班族,亦或是中学生丶大学生,人人都有使用手机的需求。」
「指不定以后一个月的手机销量就能达到一两千万部呢。」
江辉抛出来了一个更加有冲击性的数据。
现在国内的移动工具,还停留在「大哥大」和BP机的状态。
特别是「大哥大」,那完全就是属于土豪才用得起的玩意。
不仅价格贵,性能还不怎麽样。
这玩意一年的销量都没有100万部。
现在江辉说以后手机一个月的销量就有一两千万部,那实在是太夸张了。
「如果说个人电脑你们还有英特尔的CPU代工业务可以扯上一些关系,那麽手机的话,跟你们集团现在的业务关联度就更低了吧?」
「你确定要那麽快就又是搞电脑,又是手机,这两个产品的开发都没有那麽简单吧?」
「要不然科学院的专家也不至于先去搞电脑代理吧?」
朱建生对电子行业的情况,相对来说还真不是那麽的了解。
特别是个人计算机和手机这些新崛起的产业,过去国内都没有特别强的存在感。
「爸,这个事情就要看情况了,还真不是简单的一个难不难的问题。」
「比如个人电脑,如果只是简单的从国外采购各种关键的零件,在国内进行组装的话,其实没有什麽特别的难度。」
「特别是台式机,一个人就能把所有的零件通过手工组装在一起。」
「笔记本电脑稍微麻烦一点,但是单纯的组装也不是问题。」
「可是现在科学院那边,连这一点都没有做到,完全就是一家贸易公司在代理国外的电脑。」
「它们这是在帮助国外的电脑厂家跟长城丶浪潮等国内的计算机厂家竞争呢。」
「这跟技术难度高低有什麽关系?」
「长城都能生产计算机,以科学院的实力,还能搞不出来?」
江辉一直都是认为电脑等行业,华夏是需要自己去搞的。
不能把什麽核心的东西都交给国外的厂家。
要不然到时候关键时刻就会被人教育了。
偏偏国内有不少公司觉得直接搞贸易,挣钱的速度更快,投入更少。
这种风气,对于华夏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来说,绝对是很不利的。
「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珠江科技那边,按照你的做事风格,你不可能从国外进口散件,然后自己组装后进行销售吧?」
看看宝马汽车集团的发展节奏,朱建生就能大概的推测出江辉想要如何发展珠江科技。
「初期会从国外进口一些关键的零件,但是后面肯定是要朝着100%国产化的目标去努力。」
「像是手机上面也是需要使用到各种晶片,这部分业务将来会交给岭南半导体来生产。」
「还有手机上面的电池丶主板丶屏幕等关键零件,我们会找合作厂家或者自己去生产。」
「外壳等一些简单的零件,则是可以交给配套厂去生产。」
「我打算到时候在深城形成一个计算机和手机产业园,让深城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和电脑生产丶研发基地。」
只要把计算机和手机行业搞好了,将来深城的竞争优势必定会越来越强。
这对于宝马汽车集团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好事。
毕竟这里是集团的大本营,群众基础非常的好。
打官司都不需要担心自己会输掉。
「你有这个想法的话,可以跟深城那边好好的沟通一下。」
「当地应该是会非常感兴趣的。」
「然后让深城或者岭南省出面,向部委这边申请一些产业扶持政策。」
「到时候鼓励一批企业去深城发展,也鼓励一些人去创建相关的工厂。」
「发挥出产业优势之后,还可以想办法让我们的电脑和手机实现出海,或者是跟你们岭南半导体一样,给国外的厂家代工生产产品。」
朱建生这话,算是无意之中说到了一个关键的东西。
那就是电脑和手机代工。
这一块的市场,其实也是非常的巨大。
后世富士康和比亚迪都是其中的翘楚。
江辉自己是没有打算进入,但是可以考虑扶持一些配套厂去做这方面的生意。
到时候珠江科技的一部分电脑和手机,也可以交给相关的厂家去代工。
这样子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自己的负担,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嗯,回到深城之后,我就找刘天武沟通一下,尽快的把这个事情给敲定下来。」
「我们的个人电脑和手机,也尽量争取在明年之内正式的下线销售。」
从1990年开始销售电脑和手机,这个起步时间点虽然不是特别的早,但是也基本上够用了。
毕竟要考虑华夏的国情,在此之前,这两块市场的规模都是非常小的。
「你们集团有没有考虑在深城之外的地方开始布局?」
宝马汽车集团跟朱建生有什麽关系,在一些人眼中不是什麽秘密。
所以自然也是有人找到朱建生,希望他能够协调宝马汽车集团去其他一些地方投资。
「爸,去外地发展是迟早的事情,不过这方面的安排还没有确定下来。」
「您有什麽具体的建议不?」
在一些事情上面,江辉还是很愿意听朱建生的意见的。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头,这确实也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这段时间上级在讨论大力发展沪上的事情,估计很快就会有一些相关的新闻和政策出来。」
「沪上作为国内曾经最大的城市,现在已经被深城给超越了。」
「甚至羊城那边的经济发展,这几年也比沪上要快。」
「上级也是希望能够实现首都丶沪上丶羊城和深城几个城市能够同步的发展起来。」
「沪上那边的负责人也跟我交流过,希望能把汽车产业作为沪上的重点支柱产业之一来发展。」
「与此同时,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也是它们重点发展的对象。」
朱建生这麽一说,江辉大概就明白自己应该怎麽做了。
原本的历史上,进入到1990年之后,沪上那边才开始浦东大开发。
但是现在这个节奏有可能会提前。
这是好事啊。
「宝马汽车集团之前的销量主要都是路虎汽车贡献的,但是后续奔驰汽车的产品种类也会增加。」
「我们现有的工厂规模,很快就要不够用了。」
「回头我就安排人去沪上考察一下,今年开始在那边修建奔驰汽车的新工厂。」
「争取明年之内实现量产,让沪上成为我们集团汽车产业的第二个基地。」
老丈人虽然没有直接说让自己去沪上修建工厂,但是江辉肯定是知道自己要怎麽做的。
这个做法,对集团来说也是好事。
沪上的级别和深城是不一样的,在那边拓展业务,跟当地的关系处理好了,绝对没有坏处。
「先修建一个整车厂,后续把发动机和变速箱丶零部件工厂也在那边同步的展开,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汽车产业园。」
「我觉得沪上那边对这个方案绝对是会非常的感兴趣。」
朱建生看到江辉已经主动的抛出了方案出来,乾脆进一步的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要卖人情就一次性的卖到位。
这样也更加方便去找人家要一些政策支持。
「没问题,正好南山发动机丶南山变速箱和南山科技那边也都是需要修建新的工厂。」
「到时候都在同一个产业园搞定的话,管理起来也更加的方便。」
翁婿两个交谈之中,就定下了一个超级大项目。
按照路虎汽车上一个工厂的规模来看,沪上这边的奔驰汽车新工厂,规模铁定是不会小的。
投产之后,足够让沪上的工业产值和出口创汇金额都会上升一个台阶。
「对于机械电子工业部下属的一些工厂,你有其他什麽建议吗?」
谈完了宝马汽车集团那边的事情,朱建生也想听一听江辉关于整个华夏工业布局的意见。
机械电子工业部下属的各个产业,基本上算是跟国计民生的各种行业都息息相关。
如果方向对了,是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让整个华夏都跟着受益。
「上级既然准备进一步的深化改革,那我觉得机械电子工业部下属的一些工厂和研究所,就有必要朝着市场化管理的方向去努力。」
「把同一个类型的企业联合起来成立一个集团公司,走现代企业的管理道路去发展。」
「我觉得这基本上是必然的道路。」
「不可能所有的工厂都由部里面负责,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一些工厂该下放权限给各个省市的,就下放给各个省市。」
「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可以联合成立一家集团来运作。」
「要尽量让各个企业能够结合市场变化来发展自己。」
「对于一部分经营不善的工厂,该卖掉的就可以卖掉。」
江辉把后世国企改革的一些发展道路拿出来跟朱建生好好的交流了一下。
朱建生上任也有一段时间了,配合上级政策方针的变化,他自然也有必要大刀阔斧的做出一些改革的动作出来。
「得益于之前跟北极熊的一些合作,我们的一部分工厂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跟民营企业的合作,最近半年也是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不过按照你的这个说法的话,变化可就非常的大了。」
虽然江辉没有说的特别详细,但是朱建生能够预想到这些操作之后带来的巨大影响。
到时候肯定会有一些负面的新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