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487章 光刻机的突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汽车行业的发展,不是单纯的主机厂多生产一些车就可以发展起来的。
    这背后牵扯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只有零部件丶原材料丶设备等各方面的水平都上去了,华夏才能真正算是汽车强国。
    像是后世的华夏,一年销售3000万辆汽车,绝对是汽车大国了。
    但说是汽车强国?
    这可就真的未必了!
    至少在电动车时代到来之前,绝对是谈不上汽车强国的。
    这一点,江辉是看的特别清楚的。
    所以宝马汽车集团这边,不仅有零部件业务,还有钢铁材料业务,更有南山设备那边在负责各种设备的开发。
    有着宝马汽车集团作为靠山,南山设备这今年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
    通过自己培养人材以及从国内各个设备厂家挖人的方式,南山设备的员工规模,已经突破1万人。
    这绝对不算少了。
    「江总,我们仿制的可以用来加工3微米制程晶片的光刻机,已经顺利的通过了测试。」
    「虽然性能没有比岭南半导体使用的更好,但是基本上达到了可替代的程度。」
    林桥生满面春风的亲自上场,在会议室里头给江辉汇报光刻机项目的进展。
    作为晶片行业技术含量最高,重要性也最高的一款加工设备,光刻机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之前华夏这边倒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电子工业部当年还成立了专门的光刻机项目,试图追上国际水平。
    但是经过了多年折腾之后,发现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在经费不足等各种背景之下,光刻机项目下马了。
    眼下南山设备作为一家企业,居然敢启动光刻机研发项目,并且经过几年的努力之后,顺利的实现了技术突破。
    这绝对超出了许多人的想像。
    就连林桥生这个南山设备的总经理,刚开始都有点不敢相信。
    再三确认之后,最终知道自家光刻机团队,是真的开发出来了光刻机,他的心情立马就激动了。
    虽然这个时候,国际上最先进的晶片制程,已经从微米时代进入到了纳米时代。
    英特尔都已经投资了5微米制程的晶片工厂。
    这就意味着阿斯麦或者佳能丶尼康已经可以生产5微米制程的光刻机。
    从3微米制程到5微米,之间至少需要两代产品来叠代。
    可以说南山设备的光刻机,距离国际最先进的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但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因为目前宝马汽车集团使用的各种晶片,3微米制程基本上就够用了。
    至少未来几年内是这个样子。
    而有了第一款产品之后,接下来5微米,1微米,8微米,甚至是5微米,都可以不断的搞出来。
    甚至中间跳过一部分的制程都是有可能的。
    最终在2000年之后追上主流水平,江辉觉得就够了。
    没有必要好高骛远的说下一款产品就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像是珠江科技那边,虽然也需要用到一些比3微米制程更加先进的晶片,但是这部分晶片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考虑从英特尔等厂家采购。
    自己生产一部分重要性不是那麽高的其他晶片。
    最终慢慢的过渡到自己生产所有的晶片。
    万事开头难。
    一旦开了头,事情就好办了。
    「岭南半导体那边新工厂的三通一平工作都已经做好了。」
    「就等你们的光刻机技术突破。」
    「其他的生产设备就可以跟着下定,然后争取在一年之内就让这个新工厂进入到量产状态。」
    岭南半导体这边是代工业务和集团自己的业务都生产。
    再加上最开始的时候生产线的产能也不算很大,所以其实已经差不多都利用起来了。
    之前预留的一部分生产场地,已经给到新追加的生产设备上面。
    那个时候主要是考虑到南山设备的光刻机项目正式的量产之后,阿斯麦也好,佳能也好,估计都不会愿意销售先进的光刻机给到岭南半导体了。
    理想情况下,岭南半导体很快就能掌握5微米制程的生产工艺。
    到时候南山设备那边再复制开发一下,同时结合之前开发3微米制程的光刻机的经验,应该可以有一些突破。
    后面1微米制程的光刻机,就要靠自己去开发了。
    大概率阿斯麦那边是不愿意再销售了。
    当然,一旦南山设备突破了1微米制程的工艺,估计阿斯麦又会立马跟着调整策略。
    允许岭南半导体这边继续采购1微米制程使用的光刻机,但是更先进的继续限制。
    如此种种,一直到南山设备彻底的追上阿斯麦为止。
    这个局面,江辉几乎是已经提前预测到了。
    「没问题,我们的样机生产出来之后,再结合测试结果做一些调试,立马就可以用来生产量产设备了。」
    「有了前面的经验,我们自己生产设备的时间比从外面采购设备肯定是要快的。」
    「价格方面,初期可以做到跟阿斯麦一样的水平,后面肯定是更便宜的。」
    虽然都是一个老板的产业,但是毕竟是不同的公司之间交易。
    卖设备,肯定也是要收钱的。
    「没问题,以后就按照这个规律来搞。」
    「第一台交付的光刻机,都按照阿斯麦相同价格来对应。」
    「但是从第二台开始,就要体现成本下降。」
    「最终让我们的生产成本做到比阿斯麦便宜一半以上,开始进军国际市场。」
    江辉搞南山设备,肯定不是单纯的满足集团自己的使用需求。
    走向国际市场,开拓更多的客户,让南山设备成为国际上知名的设备厂家。
    这条道路,他是一定要走的。
    「那没有问题。」
    「对于我们来说,前期的研发费用投入,会优先在早期的产品上面进行分摊。」
    「越是到了后期,分摊费就会越少。」
    「将来我们同类型设备别说是比阿斯麦便宜一半了,就是超过三成的价格,我都不能接受。」
    林桥生给自己立了一个军令状。
    别看成本做到人家的三成,似乎很有挑战性。
    其实考虑到华夏这边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成本和欧洲那边的做一下对比的。
    这种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就像是后世各个医院使用的CT设备。
    在国内没有同类产品的时候,销售价格都是以千万为单位。
    等到国产设备上来了,直接就去掉了一个零。
    光刻机的情况,理论上也是差不多的。
    现在华夏不能生产,价格自然就贵。
    等到华夏可以生产了,绝对是会下降一大截。
    「行,我可是记住你说的话了。」
    「等会我就让岭南半导体那边跟你们对接,开始启动新一期工厂的修建。」
    「这一次,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全球3微米制程的晶片生产和代工业务,抢过来一半以上。」
    搞定了关键设备业务,岭南半导体这边自然是要大干一场。
    别以为低端一点的晶片就没有市场,其实情况恰恰相反。
    高端的晶片价格高,但是销量有限。
    中低端的晶片,才是销量的最主要贡献者。
    3微米制程的晶片,虽然不算先进,但是也没有落后到哪里去。
    毕竟华夏也是这两年才依靠岭南半导体掌握了3微米制程的晶片技术。
    更早之前都是生产不了呢。
    以后国产化之后,成本大幅度下降,各种家电企业都能够有的起晶片。
    那麽许多带有控制功能的新产品,自然就会冒出来。
    到时候互相促进之后,岭南半导体的盘子就算是活了。
    ……
    「江总,如果要把全球一半以上的3微米制程的晶片市场都给拿下来的话,那麽我们只是投资一条产线是完全不够的。」
    「估计至少需要修建五条线才行。」
    「不过我们的土地储备倒是完全足够。」
    「我建议先修建一座可以容纳两条产线的新工厂,然后根据晶片订单的情况去扩大投资。」
    张少华作为岭南半导体的总经理,从来没有享受过资金这麽充分的日子。
    以前在742厂当副厂长的时候,他虽然分管技术研发工作,但是在厂里面其实是受到排挤,话语权不大。
    到了岭南半导体之后,直接负责新工厂建设的所有事情。
    公司上上下下的事情,几乎都是他说了算。
    江辉只在意他是不是按照自己指明的方向去努力。
    现在第一座工厂的产能都没有达到100%的情况下,第二座工厂又要开始修建了。
    毕竟从江辉的话里面的意思来看,后续还有各种大动作。
    岭南半导体这是要在未来几年内把自己搞成全球规模巨大的晶片厂家啊。
    不过,生性谨慎的他,还是不想步子迈的太大。
    「没问题,就按照你说的这个节奏来搞。」
    「不过在人员的招募和培训方面,有些工作要提前展开。」
    「我们的各个管理职位,都可以设置一个或者两个副职,让他们随时都可以拉出来负责一个新的工厂。」
    江辉也不是那种盲目自大的人。
    他只是想要让岭南半导体将来成为巨头,并不是现在立马就依靠修建工厂来建成巨头。
    这肯定是不现实的事情。
    「没问题,现在改革的政策彻底的明确之后,主动来深城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之前不敢下海的一些人,现在的胆子也是大了很多。」
    「我们这边的工资待遇,普遍比体制内对应的国企要高了三倍以上。」
    「这对许多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张少华现在挖以前的同事是彻底的挖上瘾了。
    同事挖同事,同学挖同学。
    岭南半导体这边的技术团队的规模,扩张的非常的快。
    特别是最近半年,这个进度明显加快了。
    ……
    岭南半导体这边的动静,自然很快就在业内传开了。
    特别是这一次岭南半导体又邀请了不少领导和关联厂家参加新工厂的奠基仪式。
    「小江,这一次你们的新工厂,真的有一半以上的设备都是从国内采购的?」
    朱建生肯定是要过来捧场的。
    虽然新工厂的工艺没有什麽突破,甚至都比之前从阿斯麦等国际设备厂家那边采购的第二条产线的工艺要落后。
    但是关键设备实现了国产化,这个意义就很不一样了。
    特别是伴随着北极熊实力的下降,以及东欧那边的一些动作。
    华夏跟北极熊的关系开始迅速升温,反过来跟美利坚那边的关系,却是开始恶化。
    一些先进的设备,已经不像是之前几年那样子,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了。
    作为机械电子工业部的负责人,朱建生自然是听到了不少相关的汇报。
    「是的,最核心的光刻机,南山设备已经可以自己生产了。」
    「虽然里面还有个别零件是从国外进口,但是今后很快也能实现突破。」
    「按照我们自己的规划,将来国内所有的晶片加工生产线上使用的光刻机,我们都能实现自给自足。」
    这年头能够生产晶片的工厂,不管技术如何,全部都是国企。
    这些企业想要采购光刻机,都是需要经过上级审批的。
    国内有同类设备的时候,你还需要进口。
    机械电子工业部这边完全可以驳回这些申请单。
    最终让所有的光刻机都给到南山设备生产。
    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做法有点过分,但是江辉却是不打算客气。
    毕竟光刻机的发展,实在是太关键了。
    现在大家只是意识到了晶片的重要性,但是还不知道它会那麽的重要。
    但是江辉知道啊。
    将来晶片可是会超过石油,成为进口金额最大的产品。
    高端晶片的性能,关系到各个厂家生产的产品的竞争力。
    手机丶电脑,都是如此。
    甚至后面连车规级晶片,也要讲究性能了。
    特别是进入到了自动驾驶时代之后,更是如此。
    车规级晶片,已经不是成熟制程的代名词了。
    「我到时候会安排一个专家组过来考察,如果你们的光刻机真的达到了国际同类水平。」
    「那麽以后其他工厂想要更换设备,就让他们找南山设备采购。」
    朱建生这一次也不打算避嫌。
    南山设备那麽的争气,完全不用客气。
    再说了,他又不是直接下达这麽一份文件。
    「深城这边的工业设备产业园,这几年的发展很快。」
    「南山设备不可能把所有的设备都自己生产,一部分技术相对没有那麽难的,会交给其他设备厂家生产。」
    「最终形成一整条生产线。」
    「今后国内各个厂家有什麽设备采购需求,都可以考虑在工业设备产业园里头寻找合作机会。」
    「大部分的设备,这里都是可以找到合适的设备厂家来生产的。」
    作为深城第二个产业园,工业设备产业园的实力,如今也算是慢慢的展现出来了。
    这个影响,其实更加的深远。
    因为很多小的民营企业,它们往往是需要订购一些有成本竞争力的设备。
    传统的设备,往往不一定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
    但是在工业设备产业园里头,却是可以进行各种定制化生产。
    这对深城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是一大利好。
    甚至都已经影响到整个珠三角的企业发展了。
    不少人也已经关注到了这一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弈剑书 盗墓:我拆了格尔木疗养院 神魂丹帝 [星穹铁道]星际和平公司入职指南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华娱:从让子弹飞开始 千面之龙 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逆天宰道 天榜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仙人消失之后 带着农场混异界 影视世界的逍遥人生 武圣! 文豪1978 指挥钢铁洪流不如攻略她们 洪荒:从截教开始的神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