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巴黎革命发生后。
在前线的法兰克军队内部甚至爆发了冲突,拥护王党的军官和拥护革命的军官互相谩骂,甚至拔枪对射。
总之,
联军围攻君士坦丁堡的计划泡汤了~
七朵金花,变成了六朵金花。
偏偏雕谢的是欧陆第一陆军强国。
……
伦敦。
其馀6国代表齐聚一堂。
「先生们,刚刚获悉一个坏消息。」
「巴黎暴民已经逮捕了路易十六夫妇以及数百名贵族,就关押在巴士底监狱。暴民们所图甚大,他们叫嚣要把所有的贵族都挂上路灯。」
「我建议,联军暂时放弃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合力进攻巴黎复辟波旁王朝。」
「诸位,表个态吧?」
撒克逊人率先举手,其馀5国代表纷纷举手。
都是贵族,感同身受啊。
近在咫尺的雅各宾派的威胁是吴国的100倍,是奥斯曼的1000倍。
一旦燎原,谁也受不了。
世界的形势瞬息万变。
可是,等这个消息传到苏州府已经是8个月后了。
欧亚棋局堪称是一场经典的双盲棋,双方棋手各下各的,黑白两色棋子同格撞棋了才知道。
……
巴黎革命彻底打乱了撒克逊人牵头的精心部署。
数十万联军陆续从前线回撤,剑指巴黎。
君士坦丁堡意外躲过一劫,一面修缮城防,一面补充弹药,一面从其他地区徵募士兵。
李郁此时在筹备茶叶战争。
按照预定计划,
帝国将发起一场史无前例的西征,用军事实力重建新秩序。
然后,
帝国可维持50年以上的贸易霸主地位,疯狂吸纳全世界的财富和全世界的人才,从而塑造一个超级帝国。
……
整个帝国,都服从于李郁的个人意志,战争机器全速开动。
从西安到伊犁,从伊犁到奥伦堡。
全副武装的士兵丶技术工人丶劳务工源源不断的向西流动。
帝国境内数百万农夫在高工钱的诱惑下丶在官府的背书下,拿了提前预支的工钱挥泪,告别家人,跟在军队后头走向那遥远的国外。
出国劳务,只有2个硬指标:
一,20岁以下,健康。
二,非家中唯一男丁。
在这条路上还有数不清的辎重车辆。
而从蒙古草原到伊犁,又是另外一副景象。
一眼望不见的的牛羊群在牧人的驱赶下向西迁移,最终成为西征大军的新鲜军粮。
……
吴皇宫,书房内。
李郁翻阅桌上的西征后勤报告,纸面上那一串串冰冷的数据背后,是无数鲜活的人命和无法估量的财富。
军队先行,劳役随后。
「陆地跳岛」战术。
每200里修筑一处中转站,作为支点。
每500里择一地屯垦,出国的劳务工们就地种田丶放牧丶打渔,挖矿,所得农副产品全部供应军队。
后勤要尽量实现就地补给,否则再富庶的帝国也会被拖垮。
此时,
第8丶第9军团作为先锋,应已进驻里海之畔的奥伦堡地区。
工业大臣杜仁丶农林水产大臣范众默丶参谋本部大臣谭沐光应已抵达伊犁,各自挑起职责之内的一摊子。
……
脚步声响起~
侍卫推开大门,一名英姿勃发的少年走进来。
「父皇,该给我们上课了。」
「好。」
李郁起身,走出书房。
15岁的李元贞走在身边,他的个头已接近自己肩膀。
虽然有专门的教师团队,但李郁坚持亲自给部分课程授课,比如《国际外交》丶《帝国经济》,这些屠龙术是不能假手他人的。
一节课下来,皇子们热血沸腾。
他们都知道帝国正在筹划一场对欧洲的战争,信心满满。
……
「好了,你们有什麽问题吗?尽管提。」
「父皇。」李元贞站起来了,「关于这次西征,帝国预计出动多少军队?」
「北线巅峰兵力预计超过120万,其中大部分是仆从军。南线集结战舰300艘丶兵力15万。贞儿,你问这个做什麽?」
「父皇,儿臣担心百万大军在外长期征战,境内空虚。」
李郁笑容不减,他当然听明白了这小子的意思是提醒自己潜在风险。
百万大军出境远征,万一~
林淮生虽是绝对心腹,可事关皇权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风险。
如果他起了异心,他带着上百万大军是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直接建国的。
李郁几乎在电光火石之间就下定了决心。
解释道:
「寡人准备御驾亲征。之前时机尚未成熟,因而不曾向臣子们提前透露。」
「父皇圣明。」
……
下一节课是马术。
皇宫外就有马场。
李郁本人的马术不错,所以他格外注意皇子们的骑马技能。
火器技术发展,骑兵会逐渐被战场淘汰,不再是主力兵种。但,战马并不会被淘汰,至少200年内,战马都有重大意义。
早在1782年,李郁就提出了一个课题——骡马化。
细分为两点:
军队骡马化。
农业骡马化。
即使进入20世纪前期,骡马依旧是牵引火炮丶辎重,以及人员运输的主要动力来源。
军队骡马化又分为两个课题。
一方面是育种培养优质骡马,另一方面是火炮减重。
根据吴军的战场经验,六匹马牵引大炮是极限,八匹马反而会互相干扰,所以野战火炮绝对不能超过1吨。
……
继后膛炮丶开花弹问世之后,李郁拍板,重新设计,集体换装。
新式后膛火炮按照2比1的比例供给海军和陆军。
陆军型火炮定型两种。
一种是88毫米长身管钢炮,连炮车在内重量750斤,射程3里半,四马牵引。
一种是75毫米短身管钢炮,连炮车在内重量350斤,射程1里半,双马牵引。
前者定位于战役,射程远,威力大。
后者将下沉到步兵连提供支援火力。
陆军火炮严格限制重量,海军火炮则无此顾虑。
……
农业骡马化的意义是:
一,犁地效率高。
二,牲畜的排泄物是最好的农田肥料。
农业骡马化丶作物轮种,是李郁筹划的帝国的农业改革的着力点。
一般来说,是先有农业革命后有工业革命。
但大吴自有国情。
反过来了,也是无奈之举。
但以帝国的现状,农业革命遥遥无期。
原因很简单,人多,地少。
在耕地轮种萝卜和三叶草,才能把氮固定在土地里,才能给牲畜提供饲料。相当于休耕。
可是,以帝国的人口密度怎麽可能呢?
耕地哪怕空一寸,农夫都痛心疾首。
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人口问题。
……
就像北伐那次,李郁借着战争把大量的人口赶出了山海关。
几年的筚路蓝缕,东北成了粮仓。
这一次,李郁决定故技重施借着西征欧洲把更多的人口带出去,带到中亚,带到欧洲,带到全世界。
地中海畔丶多瑙河边,中亚草原,苏格兰的丘陵,富士山下,密西西河边~
让他们生根发芽,为子孙后代谋一个天大的福祉。
……
战争是恐怖的吞金兽。
如果金钱供应不上,这头巨兽是要反噬的。
为了这次西征,李郁积蓄多年。
还发行了战争特别国债,面向所有人,利息不错,以帝国信誉背书。
最⊥新⊥小⊥说⊥在⊥⊥⊥首⊥发!
各方购买积极,很快就募集了一亿八千万两。
民间散户购买了3500万两,这个数字给了李郁很大的信心,说明民心可用。
欧洲银行家购买了1000万两,并不说明什麽,属于风险对冲。
……
1792年,3月。
一群欧洲外交官乘船抵达了华盛顿。
在简陋的大统领办公室内,
斯当东子爵:
「我们希望花旗国加入欧洲大家庭,联手抵制吴国商品。」
「必要时,我们还希望花旗军队和同在北美大陆的伊比利亚军队丶法兰克军队丶撒克逊军队一起剿杀位于西海岸的吴国殖民据点。」
老迈的华盛顿眼神,摇头道:
「花旗建国不久,经济凋敝,各方问题颇多。抱歉,鄙国无力加入任何一场战争,也不愿与任何一国为敌。」
一番来回拉扯。
斯当东放了狠话:
「贵国如果执意拒绝,将会面临整个欧洲的军事报复丶经济封锁。这一次,你们不会有盟友~」
华盛顿咧开没牙的嘴:
「子爵阁下,我们花旗人穷惯了,不怕封锁。」
……
当晚,花旗国高层争论到了深夜。
华盛顿坚持中立,亚当斯认为有必要修复和欧洲的关系,刚从吴国回来的杰斐逊认为应当联吴抗欧。
结局很不愉快。
最终,
他们决定用最皿煮的方式来解决~
投票。
最终以微弱优势通过了华盛顿的「中立法案」。即:花旗国不卷入战争,加入自由贸易行列。
斯当东恼火无比。
待了3个月最终无功而返。
离开波士顿港时,他见到了一船船的棉花出港前往东方,一船船的茶叶入港。
感慨:
「我们在流血,他们在大快朵颐。」
……
1792年4月1日。
吴国联合舰队两艘侦查舰在婆罗洲泗务港外拦截一艘撒克逊武装商船,要求登船检查,遭到了拒绝。
随即,
吴军战舰开火。
半刻钟内倾泻了51发炮弹。
商船桅杆折断,起火倾覆,几百名雇佣兵在海水里挣扎。
舰长一不做二不休,随即对泗务港展开炮击。
当法兰克人的岸基炮台炮弹落在海面激起巨大的水柱时,两艘战舰选择了扬帆远遁。
……
4月2日。
吴军在婆罗洲率先发动进攻。
第4军团在当地的驻军2个营,联合了当地武装汉民2万人,向北发起进攻,以绝对的兵力优势暴揍同居一岛的列国殖民地。
位于婆罗洲北部的法兰克据点丶尼德兰据点丶撒克逊据点先后被攻占。
其中,
尼德兰殖民据点未曾抵抗,直接开门投降。
第4军团欣然接纳,并给与了相应的优待。
都是熟人~
平日里,第4军团和尼德兰商人合作颇多。
……
4月4日。
联合舰队向马尼拉城发出了最后通牒。
马尼拉总督果断拒绝。
战争爆发。
联合舰队封锁海面,击沉了伊比利亚人的2艘试图出港的小型战舰。
但慑于炮台,不敢入港。
海军陆战队丶第4军团步兵丶以及吕宋岛武装移民在陆上发起进攻。
马尼拉城防异常坚固,防御异常专业。
伊比利亚士兵有足够的坚韧毅力。
第一天,吴军发射了2000枚火箭弹,60发重炮炮弹,付出了200多人的伤亡,攻城未遂。
深夜三更,马尼拉城中。
一群爱尔兰水手突然暴起,四处纵火,杀死卫兵,抢夺城门,接应吴军入城。
黎明时分,吴军在总督府附近击毙顽抗之伊比利亚士兵350人。
激烈的巷战甚至持续到了当天傍晚,伊比利亚士兵的抵抗意志令吴军叹为观止。
……
5月。
爪哇岛正值旱季。
吴军步兵向同在一岛的撒克逊丶尼德兰丶弗朗机殖民据点发起了进攻。
撒克逊人顽强抵抗,被火箭弹送上天。
弗朗机人放弃据点,逃入雨林求生。
尼德兰人打着白旗,先商量好投降条件后,欣然放下武器走出堡垒。
「Howareyou?」
「Iamfine,andyou?」
「Fine,bro~」
「Bro~」
徒手的尼德兰士兵亲切的和第4军团的士兵拥抱,勾肩搭背。
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这十年内,第4军团在南洋的最大商业合作夥伴(外籍)——尼德兰。
……
尼德兰人的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液,而是商业基因。
他们不远万里来东方,只为了金子。
自诩文明的第4军团甚至允许投降之尼德兰士兵保留个人财物丶解除武装后可在划定的区域内自由活动。
很快,
南洋地区所有投降的尼德兰殖民者都被送到了巴达维亚。
故地重游,众人唏嘘不已。
甭管南洋四处烽烟起,巴达维亚的舞会依旧裙摆飞扬~
……
帝国在南洋打响了第一枪。
各地捷报频传,攻城略地,要不了多久整个南洋都是吴国的后院。
但海上却安静无比,各国战舰纷纷西撤,似有避战扼守马六甲海峡的打算。
金兰湾内,联合舰队指挥部。
已反覆讨论了半个时辰。
「司令官,进攻吧!」
「是啊,我们目前可以调动200艘战舰,有十足把握控制马六甲。」
刘武深吸一口气,起身:
「传令舰队,明日补给,后天升帆,进攻马六甲。」
「万胜。」
欢呼声好似海浪,传出老远。(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