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老人家有了奔头,心情顺畅,身体自然恢复得好。
卓大太太见状,笑着道,“咱们家没有女孩儿,孙儿辈又都在外历练,要是身边能有个像阿锦这样贴心的孩子照应,那可得多好?”
卓夫人忍不住想到了早逝的儿子,要是他还在的话,也该做父亲了吧?
卓大太太一看她的表情,立刻就知道自己说错了话。
她正准备开个玩笑弥补一下,没想到盛南锦却主动上前道,“我是最闹腾人的,要是真整日在老夫人面前晃悠,肯定早就烦了。像这样最好,隔三岔五过来坐坐,自然只会觉得讨喜了。”
卓夫人抽回思绪,“女儿富养,在家里当然要自在些。等嫁了人,处处受人钳制,日子是那么好过的吗?”
卓大太太道,“哟,怎么听您的意思,好像受了公公家不少委屈似的?”
她故意这样说,就是为了逗卓夫人说话,不让她陷入哀思。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一般人承受不了的痛,会伴随终身,只要想到就痛苦万分。
卓夫人近些年的身体常常不好,也与思念亡子有很大的关系。
这是心病,不是药石所能医治的。
卓夫人闻声果然笑着道,“你少在这儿挑拨离间!你公公的母亲可是远近闻名的大好人,要不是为这个,我怎么会嫁到卓家来?她待我比亲女儿还要好,从来没给我立过规矩,我从新妇到掌家,日子不知道过得多舒心呢。”
卓大太太道,“原来您嫁到卓家不是为了公公,而是为了祖母?”
卓夫人道,“你公公那时候只知道读书,像根榆木疙瘩似的,一日里总共也说不上两三句话,闷也闷死了。”
卓大太太道,“是吗?我看他跟您的话挺多的呀。”
卓夫人道,“那都是中年之后了,他总算是开了窍,也知道照顾我的情绪了。我这命算是好的,遇上了温和的丈夫,开明的婆婆。可也有不少人嫁到婆家,不但要受婆婆的气,还要面对暴躁的丈夫,那日子可不知道怎么过。”
卓大太太道,“要不怎么说女子嫁人就像第二次投胎似的?”
卓夫人微微一笑,“阿锦还没有订婆家,可得擦亮了眼睛好好挑一挑。”
盛南锦红着脸不吭声。
卓夫人的目光落在了盛南绒的身上。几人说了这么久的话,她一直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温顺听话,一看就是懂事的孩子。
她和蔼地道,“这是你妹妹?”
盛南锦赶紧将盛南绒拉到了前面,“是我的四妹妹,这次进京,她怕我孤单,一路陪着我,十分的贴心。”
卓夫人将盛南绒打量了一阵,“是个好孩子。”又问了年纪,平日里在家都做些什么。
盛南绒一一回答,态度不卑不亢又十分恭敬,表现得相当得体。
卓大太太见了也十分的满意。
虽然是姨娘养的孩子却守礼谦顺,可见盛家的家教还不错。
卓夫人道,“你们盛家的女儿,都生得好样貌。”
盛南锦有意逗老夫人开心,故意道,“那也不全是,我们两个算是比较拔尖儿的。”
卓夫人先是一愣,随后便开怀大笑,“不知羞,哪有这样夸自己的?”
卓大太太道,“倒也不是假话,阿锦和阿绒两个孩子的确漂亮。”
卓夫人拉着两个孩子说了一会儿话,眼看着时候不早了,她也略有些疲惫,便对卓大太太道,“宋太太她们都来了?过门是客,不能怠慢了,你这就领着阿锦两个回去吧。”
卓大太太自然应是。
卓夫人又对盛南锦道,“好孩子,得空就来陪我说说话。”
盛南锦恭敬应下,陪着卓大太太回了花厅。
赵氏等人正说得热闹。
远远地就听到彭太太的大嗓门,“那还说什么?到时候一起去就完了。难得有这样的热闹,咱们不去凑一凑怎么行?整日围着锅台转,我这头都大了。”
盛南锦听了,忍不住回头对身后的盛南绒道,“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盛南绒轻轻点头,小声道,“很像阿玲姐姐。”
盛南锦笑道,“是不是姓彭的人都是这样大咧咧的脾气和性格?”
两个人窃窃私语,可不敢给卓大太太听到。
卓大太太一跨进门就问道,“什么热闹?我怎么不知道。”
彭太太起身迎了过来,“我们在说红螺寺祈福的事儿呢。”
“啊?”卓大太太有些诧异,“今年红螺寺还办祈福会吗?去年差点儿引起火灾,我还以为不办了呢。”
彭太太道,“怎么可能呢?红螺寺上上下下那么多的和尚,都指着祈福会的香油钱过日子呢。要是祈福会不办,他们连斋菜也吃不上了。”
宋太太道,“这话可不能瞎说。人家是四大皆空,一心修炼的方外人士,哪就这么见钱眼开了?”
彭太太笑道,“只要是人就得吃饭,那红螺寺一块地也没有,除了香油钱,哪还有其他的营生?”
谢太太在一旁道,“去年那场火是怎么回事?我都没听过。”
彭太太道,“你待在家里,怎么会知道?说是几个顽童偷偷在寺里引火烤白薯,差点儿把佛堂给烧了。幸好发现及时,当时又有不少人在寺里,帮着把火给灭了。可就算这样,仍旧伤了不少人。”
赵氏不解,“火不是没起来吗?怎么会伤到人?”
彭太太道,“这您就有所不知了。当时有人惊呼起火,大家四散而逃,你挤我,我推你,不少人被踩在了下面,伤得十分严重。”
赵氏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那今年还去吗?人挤人的,可别再出什么事儿。”
彭太太道,“当然要去,不过别赶在祈福会当天去。咱们可以提前两天过去转转,届时红螺寺已经准备妥当,人又不多,咱们吃了斋菜再回来。而且呀……”彭太太忽然压低声音道,“红螺寺求子观音的特别灵验,咱们也去拜一拜。”
赵氏的脸瞬间红了起来。
宋太太也满脸不自在地道,“你胡说什么?都多大年纪了,还做这个梦呢,那不成了老不羞吗?”
彭太太大笑道,“你们想什么呢?给孩子求也是一样的。惠太太的二儿媳还没有动静吧?宋太太的儿媳也还年轻,正是开枝散叶的好时候。至于我呢,也不敢太贪心,只要儿媳妇能给我生个白白胖胖的小孙女就行了。”
彭太太虽然年轻,但儿子成家早,她早就做祖母了。
赵氏一听也来了兴致,“真那么准吗?”
“当然。”彭太太道,“我远房表姐家的儿媳成亲四五年了,一点儿动静没有,今年开春表姐路过京城,我陪她去上了炷香,又添了六十六两的香油钱,上个月她给我送消息来,儿媳妇已经怀上了。”